人生偶拾 以文会友:文明与野蛮

07/05.2019 Author:必可测公司董事长:何立荣 Click ratio:44 Word size:largemediumsmall

能够自由思想并且拥有自由思想的人是幸福的!


我个人认为:凡有益于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思想、行为和努力的结果,通称为文明;凡阻碍或伤害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思想、行为和努力的结果,皆为野蛮。局部人群创造并为局部人群享有的文明是谓民族文明;局部人群或多族人群创造而为多族人群共同享有的文明,即为人类文明。


文明与文化是同胞,野蛮与武力是兄弟。人类由野蛮状态进化到文明状态需要上万年的努力,而由文明状态回复到野蛮状态只需一瞬间。文明象君子、象绅士,风度优雅;野蛮就是发虐疾、打百子,浑身痉挛。一味地创造发展文明,忽略了野蛮的反动与发作,文明就会被破坏或被消灭,即使再循环,也已损耗大半。成就文明要靠全人类的努力,毁灭文明只需几个人,人类能不警醒?


小小的两河流域,孕育出全球性的三大宗教—基督教、佛教、伊斯兰教,这是人类精神的伟大成就。他们都在倡导抑恶扬善、关爱众生。彼此间却水火不容,宿若仇敌。一场十字军对新月旗的战争就打了200年,有多少人屈死刀下,现已无法确知;人们不得不问,是文明与野蛮的距离太近,还是文明本身不够纯粹?


富于智慧的犹太民族从很久以前就淡忘了国家的概念,把文明的甘露泼洒到人类精神、肉体和经济活动中,这本该受到世界的嘉奖,却在历史上多次被掠杀、分解,几经灭种之灾,光是希特勒就杀了600万犹太人。为了保护种族的延续,他们满怀强烈的求生欲望和复仇的怒火,杀回中东,这块曾经水草丰美现已满目荒沙的发源地,建立起以色列国。他们卓越的智慧和高超的军事技能,使周围数国无论强弱都不敢仰视。直到今天,以色列特警所创造的超低空飞越七个国家,行程5000公里,3分钟内营救83名人质无一伤亡的骄人记录,仍为各国特警学习的榜样。人们不仅又要问,莫非只有武力才能保持文明的繁荣?


中国宋朝把封建科举制的崇文风尚发展到了顶峰,举国上下文质彬彬;结果一阵蒙古旋风,就让大宋国斯文扫地;清朝政府把本国百姓愚弄得奴性十足,偶有洪秀全造反也敌不住政府军的野蛮镇压。然而,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又使清政府的野蛮无能为力,是工业文明战胜了封建文明,还是文明的野蛮战胜了野蛮的文明?


98年进入巴西的非洲杀人蜂,只用两年的时间,就霸占了整个亚马逊流域的原始森林,咬死了绝大多数本地的天使蜂,幸存者四处逃窜,不敢再回去采蜜,靠蜂巢中残留的花粉勉强度日,能苟活几天,不得而知。呜呼哀哉———本地天使蜂近三千年的安逸生活,就此结束。一如玛雅文化的突然消失!


莫非南美丛林中气候适宜,物产丰美,天使蜂无需竞争和努力,即可生活优裕,而且仪态优雅。所以三千年来,天使蜂的攻击与自卫能力一无长进,甚至这种能力可能已被遗忘,如遇侵略,则土崩瓦解!

非洲杀人蜂则不同,整日面对残酷的自然环境和恶劣的气候条件,300多天滴雨不降的干燥,热浪滚滚的沙漠烤炽,锻炼出它们超常的坚韧与凶悍求生的技能。侵略扩张,实在不是它们本能的爱好,显然是生活所迫。被逼成才!


然而,几百年后,非洲杀人蜂会不会也变成巴西的天使蜂呢?想到这儿,我不禁浑身发抖!真是意外地巧合,后据古生物学家考证,天使蜂原本也是杀人蜂,自定居亚马逊流域后,逐渐变为天使蜂的。那么,几乎可以肯定,这批新来的杀人蜂,迟早也会变成天使蜂的。


我忽然觉得: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也是这样吗?琉球群岛上的大和民族和不列颠群岛上的英国人,因为本国的生存资源十分有限,所以骨子里极具侵略性。周围数国无不遭其掠夺和压迫。甚至到现在,英国人仍然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征服者。他们把各国的财富搜刮进自已的腰包,把语言和价值观,变成了国际通用粮票,让全世界的人们按他们的意图去说话、去学习、去交费,完成了从主动侵略到被邀“侵略”的划时代转变。当年八国联军追随英国人侵略中国,也不过是野狗聚餐于虎豹残羹之上。


另一个成功的侵略者是俄罗斯。他们至今是版图最大,资源最丰富的国家,其中包括掠夺我国的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。这个国家虽然不是岛国,为什么也极具侵略性呢?因为地处极地边缘,生存条件极差,不得不向内陆扩张!正如中国古代圣贤所说“岛民擅攻掠,陆国长坚守”。


其实,凡生存条件极差的地方,人就具有侵略性,也就更野蛮;凡生存条件好的地方,人就温润文明。美国人很聪明,他们虽然是侵略者的后裔,由于担心变成天使蜂,他们天天设想可能遭到的侵略,始终保持着极高的警惕,并投入极大的热情来保持自己的侵略性;为了思想文明的强壮和身体素质的强壮,他们有选择地大量鼓励移民,并投入巨资予以支持,制度性地推进民族融合和人种优化,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。显著标志就是,建国300年来,一直保持着强大的、优雅姿态下的侵略能力!


看来,我们不得不悲哀地面对这样的事实——要长久地文明,就必须长久地野蛮。

Home > News & Propaganda > News Center > Content